中国医药网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医疗产经 >

方寸实验室 日走一万步

时间:2020-02-26 12:10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Doctor001 点击:
广州五名基层工作者讲述战疫故事 为争分夺秒他们常常不吃不喝连续工作 方寸实验室 日走一万步 我问工程师疫情结束最想做什么?他说就想早点理个发,吃碗热干面。 李良源 我们是经过多次考验的,没觉得自己牺牲了多少,也没觉得自己奉献了多少。 李粤平 样本量
广州五名基层工作者讲述战“疫”故事 为争分夺秒他们常常不吃不喝连续工作
方寸实验室 日走一万步



“我问工程师疫情结束最想做什么?他说就想早点理个发,吃碗热干面。”    ——李良源


“我们是经过多次考验的,没觉得自己牺牲了多少,也没觉得自己奉献了多少。” ——李粤平


“样本量还在增加,但我们是欣慰的,因为打赢疫情阻击战的希望也正越来越近。” ——陈白雪


“我不担心这次疫情,中国一定会渡过难关的。很高兴能一直跟中国人民站在一起。” ——萨格尔


“0这个数字相当的可爱,这就是最大的加油。” ——彭明智



  广州赛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 李良源展示了一张图片。图中,隔离病房的小女孩向他们公司送去的机器人挥手。

  “铁甲勇士”研发者、国际“友好使者”、病毒“侦察兵”……在广州,有一批平民英雄,他们存在于我们身边,每天上演着动人心弦的“疫线”故事。昨日,广州市新闻办举行记者见面故事会,带我们走进基层一线工作者战“疫”时刻。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何道岚、龙锟、张姝泓、邓潇丽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骆昌威

  “铁甲勇士”研发者:

  病房小女孩有了机器人玩伴

  广州有一家专门研发医疗机器人的公司,成为首个派驻医疗机器人到疫情定点医院的企业。昨日,其创始人李良源分享了广州机器人驰援武汉的几幕难忘场景。

  “这张照片是医护人员在拍摄工程师调试机器人的时候无意间拍到的。”李良源讲述,旁边的病房有一位小女孩正向机器人招手,小女孩看起来非常虚弱,她和爸爸妈妈都感染了新冠肺炎,住在隔离病房里。以往这个时候,她本应活蹦乱跳地和小伙伴在户外玩耍。

  “机器人成了她唯一的玩伴。”李良源留意到,每次机器人在走廊经过时,小女孩总会趴到窗边,用好奇的大眼睛默默注视着机器人。

  “我也有一个差不多年纪的女儿,我了解她在这种时刻的需求。无忧无虑的年纪,却只能待在病房里。很高兴我们的机器人为病房增加了温情。”李良源说。

  还有一张照片拍摄于武汉汉口医院。那是赛特智能公司一名赴汉口医院的工程师和一位广东医疗队护士的合照。李良源说,这位护士从大年三十增援到武汉,拍照时已连续高强度工作一个多星期,“听到有广州机器人增援到医院时,她很兴奋,一定要跟机器人还有工程师拍一张合照留念。”

  李良源展示给我们的照片比较模糊,那是为了预防感染,拍照的手机裹着一层厚厚的塑料膜。

  “在前线调试机器人的工程师是十分辛苦的,他们和医护人员同处在最危险的医院隔离病区,抢时间部署和调试机器人。”李良源表示,当地物资紧缺,工程师们也要用一件隔离服去完成一整天调试工作,中间不吃不喝不上厕所。

  虽然他们没有直接治病救人,却用专业技能为前线部队做出自己了的贡献。他们总站在幕后,每次完成机器人部署后,都是默默转身,争分夺秒奔赴下一个战场。

  有一位武汉前线的工程师,李良源问他这次疫情结束了最想做什么?他说就想早点理个发,吃碗热干面。

  一线战“疫”专家:

  市八许多同事月余没回家

  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感染病中心ICU主任李粤平是该院最前线的医护人员之一,也是一名“抗非”功臣。她负责的隔离一区,是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收治重症与危重症患者的地方,堪称战“疫”最前线。

  李粤平说,面对此次疫情,市八医院的工作总结为八个字:未雨绸缪、临危不乱。1月20日,医院全体员工结束休假返回岗位。“我们整个团队从进入隔离病房后基本没有休假。一个多月没有见过家人,一是隔离需要,二是要保护家人。我们秉承的就是用个人的小别离,成就社会民众的大团圆。”

  现在,李粤平每天早上8点上班,如果没什么特别的事情,下午5:30下班。但是星期六、星期天对她来说还是“不存在的”,只要有需要,她就会回到岗位。“医院给我们在附近租了三个宾馆,尤其是家里有老人、小孩的同事,他们也基本上一个多月没回家。”

  让李粤平特别惊喜的是,有一位曾经治愈出院的患者听说他们过年期间还在抗击新冠肺炎的时候,在大年初一给医护人员送来了几百个饺子。“我们都非常高兴。正是这些康复者的信任和对我们的鼓励,才是我们坚守到现在的动力。”她欣喜地说。

  李粤平认为,跟17年前的非典相比,现在无论在防疫水平、病毒学基础理论、还是重症医学都有了长足的发展。本次疫情能发现这么多例患者,和检验水平飞速进步有关。在治疗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时,呼吸支持技术也比17年前进步很多,治疗手段有很多选择,如高流量氧疗、无创或者有创机械通气,还有体外膜肺(ECMO)等。“传染科的人最重要的信念是,我们救一个人,但是控制了这个传染源,其实我们救的是一群人。”

  1月20日晚上,市八医院就收满了一层楼的新冠肺炎患者。“作为‘抗疫老兵’,我们压力不是很大,但很担心80后、90后的年轻人是否会有顾虑。”在简短的动员会上,李粤平本准备讲些激励的话语动员同事们,没想到的是,这些年轻人都“嗷嗷叫着往前冲”,为可以参加到一场大战役中感到好奇又兴奋。 (责任编辑:Doctor001)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