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网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医疗产经 >

实力体力都“给力” 巾帼也能换“炮筒”(2)

时间:2020-03-03 10:03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Doctor001 点击:
尽管工作繁重,医生们仍然抽空了解、学习和新冠肺炎相关的诊疗进展、病原学和病理学上的最新发现。我们有多个微信群,各自科室的、医院的、广东医疗队的不管谁看到了一些新的研究成果,都会发在微信群里跟队友们分


  尽管工作繁重,医生们仍然抽空了解、学习和新冠肺炎相关的诊疗进展、病原学和病理学上的最新发现。“我们有多个微信群,各自科室的、医院的、广东医疗队的……不管谁看到了一些新的研究成果,都会发在微信群里跟队友们分享。医院也在后方想方设法支援我们,很给力!”黄林洁说,在一种来势汹汹的新发感染病面前,前方医疗队员和后方医务人员是一体的,“我们是医学共同体”,目标就是拯救生命,战胜疾病。

  并肩战斗:

  广东医疗队赢得患者信任

  在疫情面前,广东医务人员和武汉患者并肩战斗。充分沟通、善言安慰,远道而来的广东医生护士很快获得了患者们的信任。

  这四十天来,有三个患者给黄林洁留下了深刻印象。

  一位是70多岁的老爷爷,双肺弥漫病变、I型呼吸衰竭、有严重低氧血症,基本上每个小时都要为他更换一次氧气筒,每次更换时都需要黄林洁、陈茗副教授、邹子俊主治医师三个人一起上阵,快速换筒。“老爷爷对我们十分亲切礼貌,总是感谢我们,安慰我们说自己‘没事’,让我们多去看看别的病人,或者去休息一会儿。”黄林洁说。

  另一位60多岁的阿伯病情也差不多。但他一开始并不“听话”。可能是出于紧张,他总是拉扯吸氧面罩和导管,还不断呵斥初来乍到的医护人员及陪护他的女儿。广东医生们不以为意,一边治疗,一边尽力安抚他和他疲惫的女儿,终于让他平静下来,主动配合治疗。

  还有一位患者病情已经好转,但她太害怕了,总是缠着医生护士给她打针输液。“实在没办法,我给她开了氨基酸。”黄林洁说,没想到刚打完针,患者冲到护士站、医生办公室,特开心地说:“谢谢医生,谢谢护士!打完这个针,我舒服好多,胸口不那么闷了!”其实,这是非常典型的“安慰剂效应”,但是身心交瘁的患者格外需要安慰。

  “对抗新冠肺炎,更主要的是靠患者的免疫力,我们医生的作用是提防和治疗并发症,尽一切可能给予患者支持。”在武汉的战场上,黄林洁深刻体会到了那句话:“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

  黄林洁

  “80后”女医生,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该院首批驰援武汉医疗队中唯一的女医生,现驻守武汉汉口医院呼吸科病区。

(责任编辑:Doctor001)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