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网移动版

网站首页 > 科研进展 >

人类进化到极限了吗?专家称微观演化从未停止(2)

印尼弗洛勒斯人:
  现实版霍比特族小矮人活得很好
  如果你还对“人高马大”怀着理想型的敬意,印度尼西亚弗洛勒斯人的存在,会彻底颠覆你的这种妄念执著。
  2004年,澳大利亚新英格兰大学与印尼的研究人员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了令世界震惊的最新发现。原来,《指环王》中的霍比特族真的存在过。研究人员在印尼弗洛勒斯岛上的一个洞穴中发现一具距今约1.8万年的矮小的女性化石,她身高仅0.91米。这名女性死时至少已有20岁。她的头颅只有柚子般大小,只及现代人的四分之一,推算起来,她的脑量只有380毫升。科学家们将这具化石取名为“小矮人”,并将这个新人种命名为“弗洛勒斯人”。随后,研究人员又发现了6具类似的古人遗骨,这6具骸骨的碎片可追溯到1.2万至9.5万年前。研究者们发现,由于孤岛上资源缺乏,加上动物难以长途觅食,对体形细小的动物较有利,岛上比兔子大的哺乳动物都存在倭化的现象。也许正是这特殊的生存环境,决定了居于孤岛的弗洛勒斯人进化成小矮人,而非大个头。一般认为,弗洛勒斯人的脑量需要扩大三倍,才能制造得了工具。结果,考古学家们发现,在岛上同样个头缩小的剑齿象化石附近,就有小矮人们做工精良的石锥、钻器,这些似乎正是装在长矛上用来猎杀剑齿象的。而且,有证据表明,脑袋小、个头小的弗洛勒斯人已经懂得用火来烤肉了。他们在一个特殊缩小版的孤岛世界里,生活得很好。
  看到这里,你也许会觉得释然了吧。个头高不高,脑袋大不大,还真不是人类进步的唯一方向。
  现代中国人与古人的区别:
  脸盘变小,鼻子变窄,眼眶变高,脑袋变圆
  李法军指出,就中国来看,总体上现代人的体形和身高与新石器时代居民差异较小,主要差异反映在头面部形态上,也就是说,在面容长相上,我们还在一路变化着。李法军指出,这是基因和文化共同作用的结果。
  人类学家吴秀杰、刘武等人的研究,也指出了我们面部这有趣的变化。通过对718例中国北方地区新石器时代、青铜铁器时代和近代成年男性颅骨的21项测量项目的对比、分析和显著性检验,结果显示从新石器时代经过青铜铁器时代到近代,中国全新世人类脑颅和面颅趋向缩小、鼻形趋向狭化、眼眶形状趋向高窄化、颅形趋向圆隆化。通俗来说,就是我们的脸盘在变小,鼻子在变窄,眼眶在变高,脑袋也越来越圆。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变化呢?吴秀杰、刘武认为,这种微观演化的原因不能简单地归结为人群的迁徙和融合。气候和环境的突变,也可能是影响我们体质变化方向的重要原因。像在公元前2200~2000年,在黄河流域就发生了向干旱转变的气候突变,这次突变使得中纬度地区普遍变冷,降温幅度3℃左右。另外,生活饮食方式的改变,也改变了我们的面相。随着农业的发展,我们祖先的生活方式逐步由狩猎、采集,转变成吃柔软的、耕作出来的食物。这就让我们的咀嚼器官逐渐退化,上下颌骨、牙齿、头骨和肌肉不用像过去那么强壮,这就带来面骨的缩小和弱化。看来,我们能拥有瘦削的“瓜子脸”,不但要感谢美容师,更要感谢现代科技所提供的细米白面呢。
  除了中国人以外,近万年来,智利北部地区人群的颅骨的70%性状有明显的时代变化;美洲居民头盖部在变长变窄,面部在变窄变高;非洲东北部的努比亚人颅骨的粗壮程度在降低,头骨趋向圆隆化,牙齿和下颌骨渐渐变小。 (责任编辑:Doctor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