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网移动版

网站首页 > 中药大全 > 其他 >

安徽刺黄柏

【标题】
安徽刺黄柏
【拼音】
  ān Huī Cì Huánɡ Bò
【英文】
  root of Anhwei Barberry
【拉丁文】
  Berberis anhweiensis Ahrendt
【异名】
  黄柏、刺黄柏、三颗针
【性味】
  味苦;性寒
【归经】
  肝;胃;大肠经
【功效】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主湿热痢疾;泄泻;黄疸;淋浊;带下;疮疡;咽喉肿痛;目赤肿痛
【药用】
  为小檗科植物安徽小檗的茎枝。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15g。外用:适量,煎水熏洗。
【形态】
  刺黄柏,落叶灌木,高1-2m。小枝稍有棱角,老枝黄色或暗棕色,有少数黑色疣点,刺单生或3叉,长1.5-3cm。叶簇生;柄长0.5-1cm;叶片椭圆形,倒卵形勤俭到卵状椭圆形,长2-6cm,宽1.5-3.5cm,先端圆钝,基部楔形,边缘有刺状锯齿15-25,齿距2-3mm,上面绿色,下面灰白色,网脉明显。总状花序顶生,长3-4cm,有花10-20朵;花黄色,直径约1cm,花被6,内轮花瓣基部有2枚腺体;雄蕊6,花药2瓣裂;子房1,内含1-2枚胚珠。浆果椭圆形,红色,略被粉状物。花期4-7月,果期8-10月。
【生态环境】
  生于海拔400m的山间灌丛、溪边或林下石隙间。
【产地】
  分布于安徽、浙江、江西等地。
【显微特征】
  ,茎横切面:木栓层为10余列木栓细胞,排列紧密。皮层较窄;纤维单个散在,壁薄。维管束外韧型,20-28个环列;韧皮部较窄;束中形成层2-3列细胞;木质部发达,导管直径可达50μm,木纤维众多,排列紧密。射线较平直,宽1-7列细胞。髓约占直径的1/4,由薄壁细胞组成,有的细胞含草酸钙柱晶或方晶。
【采收加工】
  秋季采收茎枝,去叶,洗净,晒干。
(责任编辑:Doctor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