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网移动版

网站首页 > 媒体发稿 >

小儿推拿医师任辉鹏:妈妈们必学的8种小儿推拿最常用手法

       摘要:小儿推拿以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等学说为理论指导,运用各种手法施与小儿穴位,刺激穴位和经络,调节经气、阴阳、精气神,通过激活和调动小儿机体,由机体自身而不是药物去改善体内状态,达到脏腑间的阴阳平衡和人与自然的和谐。近年来小儿推拿备受家长们的青睐,小儿推拿专家任辉鹏分享最常用的8种小儿推拿手法,家长们赶紧学起来! 
 
 

 
  小儿推拿专家任辉鹏表示学好小儿推拿有两大核心,一个是手法,一个是辩证。学习推拿手法首先要形似,必须手法稳定,穴位准确,均匀、柔和、轻快、持久,才能收到预期效果。其次才是气达,做到心到,意到,手到,达到心手合一的高境界。
 
  任辉鹏医师进修于北京中医研究院针推专业,有着临床经验近10年,师从推拿泰斗博士生导师臧福科教授、中国中医科学院院士程凯,精通传统中医外治疗法,擅长运用中医推拿,在小儿推拿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我们近期邀请了小儿推拿专家任辉鹏给妈妈们分享日常最常用的8种小儿推拿手法。
 
 

 
  1、推拿手法:常用手法有:推、拿、揉、运、捣、掐、分、捏等八种方法。推法有三种:
  补法——推向指根(向心性为补)
  清法(泻法)——由指根推向指尖(离心性为清)
  清补法——由指尖至指根,来回推之(往返都为清补)
 

 
  2、拿法:右手拇指二指,同时相对用力,拿按患儿的某一个穴位,称为拿法。为强刺激手法之一,多用于急救。一般用于点型穴位,例如调和气血拿肩井;调理外感拿风池;缓解痉挛拿列缺穴,也是儿科推拿的辅助手法之一;如推拿结束拿威灵,精灵,注意要松紧适宜,用力要柔和。
 

 
   3、揉法:医者以拇指或食、中指罗纹面,按在患儿某部穴位上,做左右平衡旋转揉按叫揉法,多用在点型穴位上。例如:揉二马,外劳宫,中脘等穴。
 

 
  4、运法:以左手托患儿左手,以右手拇指或食中两指拼拢的罗纹面,由某穴作弧形或环形,推运至他穴称为运法。多用于面型穴位。例如:运八卦、运水入土等到穴。
 
  5、捣法:以左手托患儿左手,以右手食指或中指屈曲,以屈指关节背面捣(打)在穴位上,称为捣法。用于点型穴位,例如:捣小天心。
 

 
  6、掐法:凡用指甲在穴位上掐之,使产生酸、麻、胀感称为掐法。例如:拇食二指相对用力掐五指节。
 

 
  7、分法:两手拇指从选定的穴位上,向两侧分推,叫做分法。例如:分手阴阳穴,分腹阴阳穴。

 
  8.提(挤)捏手法:两手半握拳,以食中两指,将患者皮肤用力提起,作连续不断的灵活动作,叫做提捏手法。例如:挤捏大椎穴。
 

 
  小儿推拿专家任辉鹏医师建议推拿频率每分钟200次左右,一次治疗,每个穴位需要2000——3000次,大约需要5~15分钟。推拿次数与年龄、病情成正比例。年龄大,病情重的推的时间宜长,手法宜重。婴儿或病情轻者,推的时间宜短,手法宜轻,一般推一次约需20~30分钟,每日一次,重症可一日二次。
(责任编辑:Doctor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