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受瞩目的儿童医院河西分院,将在2014年青奥会召开之前正式运营。眼下,让儿童医院最挠头的,是在未来3年中急需大量儿科人才。而这个人才需求量,是我市现有儿科人才资源很难提供的。 儿科发展如今面临尴尬局面:我市(南京)不少综合医院不再设置儿科,仍然设置的儿科又因经济效益差在医院里的地位也很“边缘”;大多数医院儿科医生越来越难招,我市仅南京医科大学有儿科专业,每年毕业生仅30人。另一方面,卫生部门资料显示,我市儿童人口数将从目前的81万增加到2015年的102万。 面对困境,儿童医院想到了“多点执业”,吸引其他医院儿科医生到该院执业。更多专家认为,治疗儿科人才饥渴症,还须进行综合改革。 3年后儿童医院河西分院就要运营,人才需求迫在眉睫。儿童医院设想,通过试点“多点执业”,吸引其他医院儿科医生到该院执业。一方面缓解该院河西院区的燃眉之急,另一方面也可以给其他医院儿科医生提供一个业务提升的机会。部分因患者不足而“吃不饱”的医生,也能有用武之地。 “河西分院将采取全新的模式管理,‘一院两制’,本部派一批人,新招一批人,然后‘多点执业’再吸引一批人,解决人才问题。”方如平说。 “多点执业,确实是一个创造性的想法。”一位业内人士说。据悉,儿童医院开建新院区的消息传出后,已有不少儿科医生通过多种渠道,想“挪个位置”,到儿童医院一展所长。 然而,也有不少业内人士表示了不同看法。 边逊就对“多点执业”的可操作性表示了怀疑。“忙得过来吗?”她说,小儿疾病往往有起病急、变化快的特点,很多时候甚至要24小时值守,如果轮到那边上班,这边却有孩子急需要抢救,该怎么办?“就我个人而言,我想我是办不到的。” 省卫生法学会副会长胡晓翔则认为,儿童医院试点“多点执业”尚有法律上的障碍。因为现行执业医师法不允许“多点执业”,而南京又不在卫生部第一批“多点执业”试点城市之列,未出台相关实施办法,因此一名医师尚无法在两个及两个以上的医疗机构执业。 这样一来,不是本院的医生不能出具“医嘱”,最多只能给出“会诊意见”,“如果严格追究起来,恐怕还有‘非法行医’之嫌。”南京医科大学医政学院公共事业管理系主任陈家应说。 此外,也有专家认为,国家推动“多点执业”的初衷,是希望将过度集中的优质医疗资源释放出来,尤其是向基层机构扩散,以让更多人享有。但儿童医院设想的“多点执业”,则意在争夺本就稀缺的儿科医生资源,有可能导致人才的分布更不均衡。 “‘多点执业’确实是一个有创意的想法,但恐怕还需耐心等待南京成为试点城市才行。”胡晓翔说。 上午10点,王云(化名)医生送走面前蔫头耷脑的小男孩和他的父母,不大的儿科诊室安静下来。 “今天上午还不错,一个小时已经看了平时的一半病人了。”她笑着说,平常一天也就接诊十来个患儿,大多都是周围居民家的小孩。来看的也都是感冒、发烧之类的小毛小病,病情重一点儿的都到儿童医院去了。 王云是我市一家二级医院唯一的儿科医生。 1989年,她进入这家医院,一干就是20多年。她说,总的感觉是儿科在萎缩。“当初连我在内,儿科有3个医生。后来退休一个,辞职走了一个。中间陆陆续续招过几个年轻大学生,一个一个又都走了。近几年就只有我一个人。” “我现在上班等于休息。过一天是一天,离退休也没几年了。”她说。 与王云相反,边逊很忙。 作为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的儿科主任,她常常为“招不到人”所困扰。作为市里挂牌的儿童医院城东分中心,该院去年开了儿科病房,有14张床,此外还有24小时急诊,8名医生常常忙不过来。去年,每名医生甚至要连上36小时的超长班。 她说,不是不想招人,实在是招不到,“难啊!我们招聘启事都在网上挂了两年了。” “儿科医生紧缺确实是一个严峻问题。”市儿童医院院长方如平告诉记者,作为全市唯一一家儿童专科医院,该院现有医生近400人。据他估计,这个数字已超过全市儿科医生的一半。 即便如此,他仍常感人手不足。 “实际上,我们所有的医生都是严重超负荷运转。”他说,从医院管理学来说,一名儿科医生每小时内接诊患者不应超过5名,但实际上,该院医生每小时接诊10人都不止。 更令他有压力的是,儿童医院河西分院已确定要在2014年青奥会之前运营,首期400张床位,需要工作人员超过600人,其中医生起码需100多人。未来根据情况,床位还将增至800—1000张。而我市仅南京医科大学设有儿科专业,每年毕业生不过30人,全省有儿科专业的大学也就两三家。况且刚毕业的学生不能独立看病,“没有十年八年的培养,哪能带出一名好的儿科医生?这么大的河西院区,人才需求很大。” 记者了解到,市儿童医院日均门诊超5000人次,去年出院病人4.3万人,是公认最忙碌的三甲医院之一。而市卫生局资料显示,全市人口出生率在2010年后将会出现一个小高峰,儿童人口数将从目前的81万增加到2015年的102万。儿科人才需求相当旺盛。 然而记者调查发现,儿科萎缩已成为很多综合性医院的普遍趋势。 南京不少三级医院不设或取消了儿科;有些大医院有儿科,却没有病房;有儿科病房的,往往也只有寥寥几间。与此相对应的是,儿科人才流失也相当严重。 “儿科‘三大一差’的特点,决定了综合性医院不愿意发展儿科,医学人才不愿意选择儿科。”方如平说。 “三大”指责任大、风险大、服务难度大。他说,儿科是“哑科”,小孩子不会说话,隐匿性病情往往难以发现,需要医生特别有经验;而现在一个小孩看病,往往好几个大人来陪,一时半会儿看不好,家长就着急上火,医生压力特别大。 边逊对此深有同感。她举了一个真实事例。该科有一名护士,上个月刚刚被患者家长打伤,至今未能上班。起因是该护士一针没扎好,把小孩手臂扎肿起来了。 (责任编辑:Doctor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