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小平:这一次和当年还是有一些不同的地方。当年“非典”打的是一场“遭遇战”,主要是救治病人、防止输出;这次我们打的是“阻击战”,除了救治病人,还要防止输入。这一次,不管是政府的统筹协调、整个社会的应对、联防联控机制,医护人员队伍建设和人才储备,还有舆情引导、市民的主动配合,和当年不可同日而语,打的是一场“人民战争”。 “非典”之后我们不断在总结经验、改进工作。广州这次应对疫情的敏感性非常高,防控工作启动得很早。从卫健系统来说,武汉去年12月31日发布疫情通报后,马上引起了我们的警觉,当晚就做了部署,要求各医疗卫生机构加强对不明原因肺炎的监测和病例排查;1月3日进行全市骨干医务人员培训,做好应急准备。成立了专家队伍、指定定点收治医院、进行大规模培训、启动敏感的监测系统,都是在很短时间内有序进行。 现在我们的整个疫情监测系统比以往灵敏度大大提高,这些年来对医务人员的队伍建设,这次也发挥了关键的作用。我们有一批非常优秀的专家,特别是感染科、呼吸科、ICU的专家,这次在第一线的同志,大部分都是经历了抗击非典的战役,拥有丰富的经验。 所以,1月21日出现第一例从湖北武汉来的患者时,我们第一时间就诊断出来了。 从全社会层面来说,“非典”后,群策群力、联防联控的机制比较健全了,舆情引导和通报机制更畅通,把全社会真正动员起来参与、配合防控。 对我个人来说,当年非典在市八医院,主要管病人的救治,是一个“点”;现在是一个“面”,除了管全市病人救治以外,还要负责整个防控工作的统筹协调,这几天晚上11点多下班算早了,有几次都是半夜3点,相信很多同志也是这样。在家里睡着觉,半夜电话一响,就很难再入睡了。压力和当年相比,确实大多了。 如果要评价我们的防控工作,到目前为止,还是让人满意的。当然了,随着复工复学,人口大量流入,压力还是比较大的。我们现在最担心的就是新冠肺炎在广州出现社区的流行或暴发。但只要我们继续做好对来自重点疫区人员的主动筛查、居家的管理和服务,企业按照指引做好相应的防控工作,我有信心能把防控工作做好。我也呼吁,从各地回到广州的人群,尤其是重点疫区回来的人士,都主动配合我们做好防控工作。 (责任编辑:Doctor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