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援松滋广东医疗队队长袁小玲: 松滋已完成新冠肺炎病人“四集中” 荆州直击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武威、吴子良 “多希望一觉醒来,疫情结束,我们回家,所有人都回归正常生活。”这是58岁的带队队长袁小玲的心愿,她是中山市人民医院呼吸科学术主任,17年前就在中山抗击过非典,2月12日,她带领37名医疗队员出征荆州市辖下的松滋市。短短1天时间,松滋就完成了新冠肺炎的病房改造,截至2月21日,已完成全市新冠肺炎病人的收治。 24小时建起隔离病房 “我们现在已经运作得很顺利了,刚来这里时,情况并不算乐观。”袁小玲说,2月12日下午,她刚到松滋,还没办理酒店入住和吃饭,就和当地卫生系统的领导碰面,了解松滋的疫情,当地的新冠肺炎患者分散收治在6个医疗点,人民医院收治重症、危重症病人,普通和轻症病人则收治在当地的其他5个机构。 “我们一听汇报,就决定立刻着手改变,我们一定要集中,集中专家、集中病人,分散管理浪费资源,防疫阻击战就打不好了。”袁小玲说,13日考察完当地的3个医疗点后,医疗队和松滋市相关领导经讨论,立刻决定将人民医院的外科大楼3~8层改建成当地新冠肺炎患者的集中收治中心,“外科大楼有ICU,有更好的医疗设备和条件”。 13日晚,中山的院感科专家就开始设计病房改造方案,第二天就开始装修。在松滋当地和广东医疗队的多方努力下,15日,才经过短短24小时,病房的装修就完工了,袁小玲将之称为“广东速度,松滋速度”。 “关于’四个集中’,我们昨天(2月21日)已经全部做到了。”袁小玲补充说,“2月18日后,松滋没有再出现死亡病例。我也感到,松滋当地的老百姓很善良也很认真,司机和理发师都会问我们该如何做防护,如果所有人都这样,那我们的胜利就指日可待了。” 为群众的力量而感动 在8楼隔离病房穿衣区外的走廊通道处,袁小玲特地在此设置了一面心愿墙,让医护人员将自己的心愿和寄语写下,以鼓舞士气。 在心愿墙前,袁小玲谈及医疗队员、当地医护人员以及当地老百姓的努力付出给她带来的触动,“这个时候个人的力量是甚至某一个集体的力量都不行,这是一场战役,一定是全员行动才能够达成的。而我感觉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战士。我是不大容易掉眼泪的人,但是他们让我感动。”说这话时,袁小玲眼中带着泪光。“这样的记忆我终身难忘,可能一辈子再也碰不到这些事情了。我以为我58岁都快到享清福的时候了,但这次战‘疫’让我到了松滋这个地方来,而他们让我感觉到:我来对了。” (责任编辑:Doctor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