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地】
1.蒲公英 Herba Taraxaci Mongolici 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自产自销。
2.碱地蒲公芙 Herha Taraxaci Sinici 主产于东北、华北、西北、西南。自产自销。
3.东北蒲公英 Herba Taraxaci Ohwiani 主产于东北。自产自销。
4.异苞蒲公英 Herba Taraxaci Heterolepis 主产于东北。自产自销。
5.亚洲蒲公英Herba Taraxaci Asiaticae 主产于东北、西北及内蒙古、河北、四川等地。自产自销。
6.红梗蒲公英Herba Taraxaci Erythropodii 主产于东北及内蒙古、新疆等地。自产自销。
【品种考证】
蒲公英本草记载始见于《新修本草》,原名蒲公草。云:“叶似苦苣,花黄,断有白汁,人皆啖之。”《本草图经》云:“蒲公草旧不著所出州土,今处处平泽田园中皆有之,春初生苗叶如苦苣,有细刺,中心抽一茎,茎端出一花,色黄如金钱,断其茎有白汁出,人亦啖之。俗呼为蒲公英。”《本草衍义》曰:“蒲公草今地丁也,四时常有花,花罢飞絮,絮中有子,落处即生,所以庭院间亦有者,盖因风而来也。”李时珍云:“地丁,江之南北颇多,他处亦有之,岭南绝无。小科布地,四散而生,茎、叶、花、絮并似苦苣,但小耳。嫩苗可食。”根据以上描述再结合《本草图经》、《植物名实图考》之附图形态证实,古代本草记载的蒲公草肯定系菊科蒲公英属(Taraxacum)植物。
《本草新编》:“蒲公英煎膏,尤胜于生用。煎膏之法,每次须百斤,石臼内捣烂,铁锅内用水煎之。一锅水煎至七分,盛于布袋之内,沥取清汁;每大锅可煮十斤,十次煮完,俱取清汁,入于大锅内,再煎至浓汁;然后取入砂瓶内盛之,再用重汤煮之,侯其汁如蜜,将汁倾在盆内,用中皮膏化开入之,搅均匀为着,晒之自干矣。大约浓汁一斤,人中皮膏一两,便可成膏而切片矣。一百斤蒲公英可取膏七斤,存之药笼中,以治疮毒火毒最妙。凡前药内该用草一两者,止消用二钱,最简妙法也。无鲜草可用干草,干则不必百斤,三十斤便可熬膏取七斤也。”
【商品规格】
同属植物尚有下列数种亦作蒲公英药用:
①朝鲜蒲公英 Taraxacum coreanum Nakai 分布于东北。②凸尖蒲公英T. cuspidatum Dahlst. 又名:雾灵蒲公英。分布于东北、华北。③多裂蒲公英 T. dissectum (Ledeb.) Ledeb. 分布于内蒙古、山西、陕西、甘肃、青海、新疆、云南、西藏等地。④光苞蒲公英 T. lamprolepis Kitag. 分布于东北。⑤辽东蒲公英 T. liaotungense Kitag. 分布于东北。⑥川藏蒲公英 T. maorocarpum Dahlst. 又名:灰果蒲公英。分布于四川、西藏。⑦细裂蒲公英 T. multisectum Kitag. 分布于东北。⑧河北蒲公英T. platypecidum Diels 又名:热河蒲公英、白缘蒲公英、高山蒲公英。分布于东北及内蒙古、河北、山西、甘肃、河南、四川。⑨白花蒲公英 t. pseudo-albidum Kitag. 分布于东北及内蒙古。⑩淡黄花蒲公英 T. pseudo-albidum Kitag var. lutescens Kitag.分布于东北及内蒙古。⑾西藏蒲公英 T. tibeticum Hand.-Mazz.又名:藏蒲公英。分布于云南、西藏。⑿茶叶蒲公英T. brassicaefolium Kitag. 分布于东北及内蒙古、陕西。⒀丽花蒲公英 T. calanthodium Dahlst. 又名:大头蒲公英。分布于河北、甘肃、青海、新疆、西藏等地。
【化学成分】
蒲公英全草含蒲公英甾醇(Taraxasterol)、胆碱(Choline)、菊糖(Inulin)和果胶 (Pectin)等。同属植物药用蒲公英(Taraxacum officinale)的根中含蒲公英醇(Taraxol)、蒲公英赛醇(Taraxerol)、φ-蒲公英甾醇、蒲公英甾醇、β-香树脂醇(βAmyrin)、豆甾醇(Stig-masterol)、β-谷甾醇(β-Sitosterol)、胆碱、有机酸、果糖、蔗糖、葡萄糖、葡萄糖甙以及树脂、橡胶等。叶含叶黄索(Lutein)、蝴蝶梅黄索(Violaxanthin)、叶绿醌 (Plastoquinone)、维生素C50~70毫克/100克和维生素D5~9毫克/100克。花中含山金车二醇(Arnidiol)、叶黄素和毛莨黄索(Flavoxanthin)。花粉中含β-谷甾醇、5α-豆甾-7- 烯-3β-醇(5α-Stigmast-7-en-3β-ol)、叶酸(Folic acid)和维生素C。绿色花萼中含叶绿醌。花茎中含β-谷甾醇和β-香树脂醇。又本品含考迈斯托醇(Coumestrol)、核黄素1.43 微克/克和胡萝卜素7.7~8.8%。全草含蒲公英甾醇(taraxasterol)、蒲公英素(taraxo- cerin)、蒲公英苦素(taraxicin)、菊糖、果胶及胆碱等。
【药理作用】
1 抗菌:50%鲜草汁用平板挖沟法,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杆菌有抑制作用;50%全草煎剂用平板挖沟法,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绿脓杆菌有抑制作用。
2 抗真菌:水浸液用试管稀释法,1:4对奥杜盎小孢子菌许兰黄癣菌,红色毛癣菌等有抑制作用。
3 抗肿瘤:蒲公英热水提取物30~40mg/kg腹腔注射,对小鼠艾氏腹水癌皮下接种后11~20天给药有抑瘤作用,对接种后的1~10天给药 无效,其抗肿瘤作用类似香菇多糖,是通过免疫机制实现的。
另外,本品还有抗胃溃疡、利胆、保肝等作用。
【采收加工】
春至秋季花初开时连根采挖,除净泥土,晒干。
【炮制】
《医学入门》:“洗净细锉用。”《寿世保元》:“摘净,切。”《外科大成》:“鲜蒲公英连根叶捣汁。”现行,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抢水洗净,沥去水,稍晾,切成1cm短段,干燥,筛去灰屑。
贮干燥容器内,置通风干燥处,防潮,防蛀。
【附方】
1.治乳痈初起,肿痛未成脓者 用蒲公英春秋间开黄花似菊,取连根蒂叶二两捣烂,用好酒半斤同煎数沸,存渣敷肿上,用酒热服,盖睡一时许.再用连须葱白一茶盅催之,得微汗而散。(《外科正宗》治乳便用方)
2.治乳痈初起 蒲公英一两,忍冬藤二两,生甘草二钱。水二盅,煎一盅,食前服。(《洞天奥旨》英藤汤)
(责任编辑:Doctor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