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题】 
	绿豆  
	【拼音】 
	  Lüdou  
	【概述】 
	  为豆科植物绿豆Phaseolus radiatus L.的干燥种子。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生产。秋后种子成熟时采收,簸净杂质,洗净,晒干。打碎入药或研粉用。  
	【性味归经】 
	  甘,寒。归心,胃经。  
	【功效】 
	  清热解毒,消暑,利水。  
	【应用】 
	  1.痈肿疮毒。本品甘寒,清热解毒,以消痈肿。可广泛用于热毒疮痈肿痛,单用煎服有效,或生研加冷开水浸泡滤汁服;《普济方》以本品与大黄为末加薄荷汁、蜂蜜调敷患处以解毒消肿。若与赤小豆、黑豆、甘草同用,又可预防痘疮及麻疹,如三豆饮(《世医得效方》)。 
	  2.暑热烦渴。本品甘寒,能清热消暑,除烦止渴,通利小便,故夏季常用本品煮汤冷饮,以治暑热烦渴尿赤等症,如绿豆饮(《景岳全书》);亦可与西瓜翠衣、荷叶、青蒿等同用,以增强疗效。 
	  3.药食中毒。本品甘寒,善解热毒,为附子、巴豆、砒霜等辛热毒烈之剂中毒及食物中毒等的解毒良药。可用生品研末加冷开水滤汁顿服,或浓煎频服,或配伍黄连、葛根、甘草同用,如绿豆饮(《证治准绳》)。 
	  4.水肿,小便不利。本品有一定的利水消肿之功,《圣惠方》以本品与陈皮、冬麻子同用煮食,用于治疗小便不通,淋沥不畅,水肿等。  
	【注意】 
	  脾胃虚寒,肠滑泄泻者忌用。  
	【用法用量】 
	  煎服,15~30g。外用适量。  
	【成药】 
	  绿豆衣  
	【临床研究】 
	  1.化学成分:本品含蛋白质、脂肪、糖类、胡萝卜素、维生素A、B、尼克酸和磷脂以及钙、磷、铁等。 
	  2.药理作用:本品提取液能降低正常及实验性高胆固醇血症家兔的血清胆固醇含量;可防治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 
	  3.临床研究: 据报道,绿豆100g与鲤鱼煮汤,吃肉豆喝汤,连服3~5天,治疗顽固性疖疮20例,痊愈18例(广西中医药1984,3:41);绿豆适量浸泡后煮沸,以汤冲鸡蛋,每日早晚各1次,治疗复发性口疮70例,全部治愈(新中医1989,7:17);用绿豆100~300g、生甘草10~20g加水浸泡30分钟后煎煮半小时,取汁代茶频饮,治疗蕈中毒致幻88例,显效68例,有效18例,消除幻觉、谵妄症状,总有效率为97.73%(新中医1999,3:37)。  
	【参考文献】 
	  1.《开宝本草》:“主丹毒烦热,风疹,热气奔豚,生研绞汁服。亦煮食,消肿下气,压热解毒。” 
	  2.《本经逢原》:“明目。解附子、砒石、诸石药毒。” 
	  3.《随息居饮食谱》:“绿豆甘凉,煮食清胆养胃,解暑止渴,利小便,已泻痢。”  
	【图片】 
	  绿豆  
	  绿豆衣/绿豆   
	【表格】 
	  绿豆《中药歌决》  
	【歌决】 
	  绿豆甘寒归胃心,清热利尿解酒醺; 
	  小便不利虚热蒸,丹毒痢疾疮痘疹。 (责任编辑:Doctor00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