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网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中药大全 > 其他 >

宽尾石韦

时间:2020-04-17 17:02来源:未知 作者:Doctor001 点击:
【标题】 宽尾石韦 【拼音】 Kuān Wěi Sh Wi 【拉丁文】 Pyrrosia tonkinensis(Gies.)Ching[Niphobolus tonkinensis Gies.] 【异名】 毛石韦、小石韦、舌鹅草 【性味】 微苦;凉 【功效】 清肺热;利尿通淋。主肺热咳嗽;湿热淋症 【药用】 为水龙骨科
【标题】
宽尾石韦
【拼音】
  Kuān Wěi Shí Wéi
【拉丁文】
  Pyrrosia tonkinensis(Gies.)Ching[Niphobolus tonkinensis Gies.]
【异名】
  毛石韦、小石韦、舌鹅草
【性味】
  微苦;凉
【功效】
  清肺热;利尿通淋。主肺热咳嗽;湿热淋症
【药用】
  为水龙骨科植物越南石韦的全草。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5g。
【形态】
  植株高15-20cm。根状深褐色,横生,被披针形鳞片,鳞片中部深棕色,边缘淡棕色,先端长渐尖,基部盾状着生,全缘。叶近生;近于无柄;叶片革质,狭线形,长10-20cm,宽4-10mm,先端渐尖,基部渐狭,叶缘常向上强度反卷而使叶片呈波状或螺旋状卷曲,上面有水囊体,幼时疏被淡黄色的星芒状毛或近光滑,下面密被细长黄色星状毛外,还有一层极细的星状绒毛,全缘;中脉上面稍下陷,下面略隆起。孢子囊群圆形,满布于叶背面的上部,中脉两侧各有2-3行,幼时密被星芒状毛。
【生态环境】
  生于山谷林下溪边树干或岩石上。
【产地】
  分布于海南、广西、贵州、云南等地。
【采收加工】
  全年均可采收,除去杂质,洗净,鲜用或晒干。
【性状】
  性状鉴别 根茎和叶柄基部生有鳞片,披针形,边缘有锯齿。叶一型,革质。叶呈螺旋状卷曲,湿润展开,叶片线状披针形,基部长下延,叶缘向上反卷,下表面除有细长黄色分枝的星状毛外,还有一层极细的星状绒毛。孢子囊群在主脉两侧略向上各有2-3行,叶片革质,无柄或仅有短柄。气微,味微苦。
(责任编辑:Doctor001)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