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市固始县生长发育专家哪个比较好?
时间:2020-12-11 18:19 来源:媒体投稿 作者:Doctor001 点击:次
固始县妇幼保健院 李勇 主治医师,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儿科分会内分泌遗传代谢学组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会员,主修小儿内分泌疾病,擅长矮小症,性早熟、自闭症,多动症,血管瘤等疾病的诊治。 家长们的问题: • 我的孩子矮小吗? • 我的孩子未来个子怎么样? • 我的孩子还能长高吗? • 我的孩子是不是晚长??? • 除了生长激素外有其他方法使孩子长个吗? • 用了生长激素孩子一定能长高吗? • 生长激素有没有副作用? • 认识生长规律: 把握时机 • 分析矮小原因: 对症下药 • 规范性治疗: 安全效佳 • 常见误区: 知错必改 胎儿期(受精卵着床—出生(40周) 婴儿期(0岁组)包括新生儿期 幼儿期(1-2岁组) 学前期(3-5岁) 学龄期(6岁~青春期前) 青春期:青春期后结束生长 青春前期(early adolescence)1-2年 10-13岁 青春期中期(middle adolescence) 3-5年 14-16岁 青春后期(late adolescence)5年 17-20岁 儿童身高增长的规律 0-2岁:身高增长的第一个高峰期 n 出生 50厘米 n 1岁 75-76厘米 n 2岁 85-86厘米 (1-2岁身高增长:37-38厘米) n 2岁至青春期前 5-8cm /年 如果年生长速率<5cm/年,则会引起身材矮小。 青春期:身高增长的第二个高峰期 n 性激素作用 n 开始标志:女童乳房发育9-11岁;男童睾丸增大11-13岁 n 1-2年后达到身高增长高峰:千万别沾沾自喜 n 身高增长:男孩25~28cm,女孩约25cm 身高增长的一般规律 我国目前城市正常新生儿平均出生身长为49.7-50.4cm 2岁身长可达85cm, 之后5-8cm/年。 青春期开始10-12岁,男7-9cm/年,平均25-28cm; 女6-8cm/年,平均23-25cm。 青春期(突增)之后:迅速减速、闭合(1-2年) 女孩月经来潮:平均5cm 最佳治疗时期:青春前期 身高如何增长?
影响身高因素: • 遗传:父母及其家族的身高与子代身高相关 • 营养:可通过影响基因表达来影响孩子的身高 • 疾病:遗传代谢疾病,产时窒息缺氧产伤等 • 其他:受虐待等 吃好、睡好、动好、身体好 遗传身高预测方法 又称靶身高 – 男孩:靶身高= (父身高+母身高+13)/2± 5(cm) – 女孩:靶身高= (父身高+母身高-13)/2± 5(cm) 如何促进儿童健康生长? J 合理营养:牛奶鸡蛋 J 充分睡眠:睡得香 J 户外活动:弹跳 J 心情愉悦:关爱不娇纵 J 少生病: 怎样发现孩子是否矮小? • 身高、体重和坐高 • 生长速率,即每年身高 增长值(cm /年) • 性发育状况 • 畸形特征 如何确认孩子矮小? • 标准差法: 身高低于同种族、同年龄和同性别平均身高的-2个标准差 > +2个 > +1个 > 标准 > -1个 > -2个 > 身材高大 中等 矮小 • 百分位法 97 ------ 75 ------ 50------ 25 ------ 3 身材高大 中等 矮小 • 年生长速率:低于 5 cm。 中国0-18岁儿童、青少年身高标准差单位数值表的解读 身高标准差单位数值表
哪些原因可造成矮小? • 非内分泌性: • 慢性系统性疾患:消化道、心肺、肝肾等慢性疾患伴功能不全, • 营养不良、小于胎龄儿等。 • 社会心理障碍、情感剥脱性矮小。 • 内分泌性: • 生长激素缺乏症,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糖尿病侏儒症,性早熟等 • 遗传性及染色体畸变: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21三体综合症等。 • 骨发育障碍:软骨发育不全等。 • 代谢性骨病:肾小管酸中毒,抗D佝偻病。 • 代谢性疾病:氨基酸代谢运转障碍等。 矮身材病因:内分泌激素轴
学习儿童生长发育规律: 对于身材矮小儿童应该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矮身材治疗目标: 短期目标:使患者追赶上同龄正常身高、骨龄对应的50百分位身高值
长期目标:使患者成年终身高达到理想身高 矮身材儿童检查项目:
身材矮小就诊前准备 Ø 出生日期、胎龄、娩出方式、有无窒息、 Ø 出生身长、体重、 Ø 母亲孕期情况,饮酒、吸烟、感染、保胎史等 Ø 喂养、食欲、睡眠、情绪及运动情况、 Ø 以往测量的身高记录,性发育情况 Ø 矮小家族史,父母的青春发育情况 人是怎么长高的以及治疗方法:
IGF-1主要由人肝细胞合成和分泌,对机体生长发育起重要调节作用。是一类促进细胞生长、具有胰岛素样代谢效应的因子。IGF-1受营养状态、激素、遗传等多因素调节,在心血管疾病、内分泌代谢病及肿瘤等的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国内外药监局:GH治疗矮小症 n 1985 儿童生长激素缺乏症(GHD) n 1993 慢性肾功能不全肾移植前 n 1996 HIV感染相关性衰竭综合征 n 1996 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Turner综合征) n 1997 成人GHD n 2001 小于胎龄儿(SGA) n 2002 Prader-Willi综合征 • 2003 特发性矮身材(ISS)是一类原因不明,病因 十分复杂的矮小症(包括家族性矮小) 开始治疗年龄与疗程: ® 开始治疗年龄愈小,效果愈好 ® 生长激素缺乏症:发现马上用 ® 其他:2-3岁起 ® 青春期及其后期,效果较差 ® 疗效:青春期前3个月2-3cm左右 1年8-12cm ® 疗程:至少1~2年(矮身材诊治指南) 生长激素治疗安全性? l 国家验证(药监):无毒、安全、有效 l 医院保障:管理 l 医生作用:把关 l 常见副作用: l 局部皮肤红肿、暂时甲状腺素水平↓ l 水肿、头痛、关节痛 l 禁用:肿瘤、白血病、骨骺已闭合、高血糖 家长最常见的误区 误区一: 认为父母高,孩子一定高。 虽然身高和遗传关系紧密, 后天发挥同样重要。 误区二: 男孩没变声,女孩没来月经,还不算发育,不着急。 变声和月经是标志孩子进入青春期发育后期的标志,即骨骼生长区(骨骺)已经接近闭合,身高开始进入停长倒计时。 误区三: 我的孩子是晚长 晚长:骨龄落后于年龄2岁以上,且生长激素激发试验正常. 骨龄正常(与孩子年龄相当):排除晚长可能。如果目前身高已矮小,那么肯定赶不上同龄孩子身高。 误区四: 孩子不喜欢吃饭,挑食,不爱运动才会导致身材矮小,只要补充营养,孩子身高肯定能够正常 3岁以后调控孩子生长的关键因素不再是营养,而是生长激素。 误区五:只要骨骺没闭合都可治疗,等长大些了再治疗也不迟 1. 但年龄越大,骨龄也越大,生长时间缩短;骨龄越大对药物的敏感性越差,疗效就越差; 2. 年龄增长,体重随之增加,药物剂量增加,费用也越多。 治疗年龄越小,效果越好,花费越少 误区六:听说吃增高药效果好,不用打针 生长激素不能吃,会被消化液破坏。口服增高药或是维生素蛋白质类营养素,或含有导致骨骺提前闭合的作用成分,吃了药是长个了,但自身生长潜力却被消耗,导致最终成人身高矮小。 (责任编辑:Doctor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