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萎缩性胃炎如何治疗?还你一个健康的胃
时间:2018-05-24 12:58 来源:媒体投稿 作者:Doctor001 点击:次
慢性胃炎现在已经成为了部分人的梦魇,皆因想要治愈慢性胃炎需要比较漫长的时间,而且复发率比较高。其实根据症状的不同,慢性胃炎也分为浅表性胃炎和萎缩性胃炎,很多人听到“萎缩性”就怕了,但是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炎真的那么可怕吗,今天就跟大家说说慢性萎缩性胃炎。
什么是慢性萎缩性胃炎? 萎缩性胃炎也称慢性萎缩性胃炎,以胃黏膜上皮和腺体萎缩,数目减少,胃黏膜变薄,黏膜基层增厚,或伴幽门腺化生和肠腺化生,或有不典型增生为特征的慢性消化系统疾病(治疗请加微信:guolaoshi011)。常表现为上腹部隐痛、胀满、嗳气,食欲不振,或消瘦、贫血等,并无出现特异性。萎缩性胃炎有一定的癌变可能,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萎缩性胃炎都会转为癌症。 导致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原因有哪些? 一、幽门螺杆菌(HP)感染 根据调查研究表明,60%-90%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胃黏膜中可培养出幽门螺杆菌。幽门螺杆菌是目前发现唯一一种可以在胃液中存活的细菌,它的繁殖会破坏胃粘膜,导致胃炎的发生。
二、饮食习惯 导致胃部发生病变的最普遍原因莫过于不良的饮食习惯,正所谓“病从口入”,三餐不定时或饱饥无常会导致肠胃功能紊乱,而进食过快、经常吃刺激性强的食物,则会导致胃酸分泌失常,胃酸过多会侵蚀胃黏膜,胃酸过少则会导致消化不良,慢性萎缩性胃炎其中一个症状就是胃酸过少。 三、滥用药物 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会损害胃粘膜,导致胃壁被侵蚀,从而出现炎症。 四、自身免疫 在萎缩性胃炎,特别是胃体胃炎患者的血液、胃液或在萎缩黏膜的浆细胞内,常可找到壁细胞抗体或内因子抗体,故认为自身免疫反应是萎缩性胃炎的有关病因。 患上慢性萎缩性胃炎应该注意哪些事情? 1.积极治疗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治疗请加微信:guolaoshi011)可适量服用米醋增加和促进胃液分泌,每次1~2匙,一天3次;或10%稀盐酸0.5~1.0ml,饭前或饭时服,同时服用胃蛋白酶合剂,每次10ml,1天3次;亦可选用多酶片或胰酶片治疗,以改善消化不良症状。
2.注意饮食 避免使用损害胃黏膜的药物如阿司匹林、消炎痛、红霉素等,饮食宜规律,避免过热、过咸和辛辣食物 3.保持口腔卫生 口腔卫生与肠胃疾病有紧密的联系,如果口腔内有病灶,口腔内细菌很可能就含有幽门螺旋杆菌,通过唾液到达胃部,无法达到根治幽门螺杆菌的目的,导致胃部炎症不断复发。 一旦患上萎缩性胃炎,患者应该去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治疗需要坚持,如果间断治疗、疏忽大意容易引起复发,也会影响治疗效果。 一般情况下,轻度慢性萎缩性胃炎在一些药物治疗下会较快出现好转现象,中、重度慢性萎缩性胃炎在治疗上比较困难。慢性萎缩性胃炎如果长期反复发作,发生癌变的几率相对会增加,特别是对于体质比较弱的人来说,发生癌变的可能性往往会更大。 (责任编辑:Doctor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