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怎么办—为什么会导致心力衰竭
时间:2018-10-08 13:45 来源:媒体投稿 作者:Doctor001 点击:次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心血管疾病几乎已成为现代中老年人最常见的疾病,《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7》指出,我国居民心血管病现患人数2.9亿,其高血压患者高达2.7亿。高血压发病率之高,简直独占心血管疾病鳌头,但它的危害不仅仅局限于血压本身,更是对其他器官造成严重威胁,首当其冲便是心脏,如果血压居高不下,可能导致心力衰竭,高血压是造成心力衰竭的重要原因之一。 为什么高血压会导致心力衰竭呢? 我们知道,心脏一直都在不停的向外泵血,以满足机体各种器官和组织的需求。当我们的血压升高时,心脏要将跟平时等量的血液泵出时,所受的压力和阻力必然会增加,于是,就必须消耗更多的能量。日积月累,在长期压力负荷增加的情况下,心脏就会逐渐增大,心室壁会变得僵硬,心肌也会变得肥大并且纤维化,这些都会严重影响心脏的舒张功能。与此同时,高血压本身也可加重血管硬化、导致血管狭窄,加上高血压患者常合并冠心病,更可加重冠状动脉狭窄,使心肌缺血缺氧更为明显,面对肥大心肌需求的增加,这无疑是雪上加霜,最终必然导致心力衰竭的发生。 高血压导致的心力衰竭有何特点? 心脏泵血的其中一条路径就是把血液泵到肺里,此行的目的是在肺内交换好氧气后,变身为生机勃勃的新鲜血液回到左心房,再通过左心室泵出,供应全身。但当长期高血压导致左心发生衰竭后,左心舒张功能异常,血液就会留在肺泡里,无法回流到心脏。长此以往,可导致肺淤血,甚至呼吸困难。典型表现为劳力后呼吸困难,经常咳嗽、咳痰,夜间平卧时呼吸困难加重,严重时患者可在睡梦中惊醒,坐起后可缓解,高枕卧位可改善症状。 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并非独立存在,左心衰竭常可累及右心功能下降,导致全心衰竭,此时就会出现静脉怒张、肝肿大、双下肢水肿、肾功能受损等一系列症状。 高血压导致的心力衰竭如何控制? 控制血压。高血压导致的心衰,第一步就是积极控制好血压,以使高负荷的疲劳心肌得以休息,功能逐渐恢复。心力衰竭患者的血压控制目标,既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 2017年美国最新高血压指南建议心衰患者收缩压(即高压)应控制在130mmHg以下。更为重要的一点是,高血压以及心衰的治疗不能见好就收,要长期坚持药物治疗,且一定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2)。 对于已出现心衰症状的患者,要及时就医,可选用改善心肌重塑的药物对症治疗。 改善生活习惯,限盐、适当运动、减轻体重、保持情绪稳定。 (责任编辑:Doctor001) |